各位朋友好,最近在研究伊利股份,已经建立部分仓位,初步投资假设如下:
1、估值便宜,股东回报慷慨,股息率4%,回购1%,股息+回购贡献5%的保底收益率,下有底。
2、原奶处于周期底部,公司处于估值底部。回顾历史,公司PE与原奶价格是同方向波动的,公司估值变化领先于原奶价格变化。原奶的周期底部可能出现在2024年下半年或2025年,因此,原奶周期是投资伊利的中期逻辑。
3、乳制品行业可能复制啤酒2016年至2021年的牛市路径:销量见顶后,竞争趋缓,行业利润率改善。蒙牛换帅,明确提出更注重利润与股东回报。伊利持续向投资人也是向竞争对手传达,专注于利润率改善的目标。这是投资伊利的长期逻辑。
4、未来空间展望,五年实现1500亿收入,12%利润率,180亿利润,25倍市盈率,4500亿元市值,当前市值1800亿元,潜在空间150%。
观察上述投资假设,回报根本来源在于利润率的改善。利润率改善可能来自两方面:价格提升或者降本增效。短期视角,在原奶过剩且需求不振的背景下,期待通过终端价格提升进而提高毛利率的期望不太现实。因此,短期利润率改善更可能来自降本增效,这需要两个前提:一是竞争格局好;二是行业内玩家由竞争走向合作。
乳业尤其是液态奶的竞争格局是很不错的,蒙牛和伊利的份额合计接近70%。因此,关键问题是,蒙牛和伊利未来的竞争是否会趋缓?两者降本的手段主要来自哪里?
以伊利为例,2023年毛利率33%,销售费用率18%,毛销差从2021年的13.44%持续增长2023年的14.8%,未来还能否继续增长?
再细看伊利的销售费用,如下表,2019年和2020年需要剔除装载运输费用的会计准则变化带来的影响。
我们看到公司销售费用率2022年达到高峰,为18.6%,2023年快速下降至17.89%。其中职工薪酬比例还有所增长,销售费用率下降主要来自广告营销费用率的下降,从2019年的12.24%下降至20223年的11.09%。问题来了:当前11.09%的广告营销费用还能否下降?下降空间还有多大?如果继续下降,对伊利营收有多大影响?
再看蒙牛,新任董事长高飞是从销售干起来的,虽然在业绩交流中表述更重视利润、现金流与股东回报,那么其实际经营中是否真的会这样去执行?蒙牛的销售费用效率明显更低,销售费用为252亿元,费用率高达25.5%,其中产品和品牌宣传及行销费用为75亿元,具体细节未披露。很明显,蒙牛有着更大的降费提效的空间。那么,高飞降费的动力与能力有多强?蒙牛会降本增效么?蒙牛的降费空间有多大?
蒙牛和伊利未来的竞争是否会趋缓?两者降本的手段主要来自哪里?这是投资伊利和蒙牛的关键问题,熟悉相关公司的朋友爱配资,对于上述问题,有何看法?望不吝赐教。